浅析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如何服从企业战略

2017-09-10 12:53 何绍伯
       我们知道在任何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功能是解决分工与协调问题,是保证企业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有效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转化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运营体系和管理制度,并将其融合进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指导和协调的作用,最终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战略的完成。
       虽大道到简,但从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组织结构纯粹就是一个摆设,有的甚至成了公司发展的障碍。在日常和企业管理者们的沟通过程中,聊到关于组织结构设计问题时,好多管理者甚至高层决策者都不屑一顾,认为不就是横竖几条线、画几个框的问题,哪有那么复杂和神秘。但是当您深入了解管理者持这类观点的公司现状时,情况简直糟糕透了:
       1、信息不顺畅、指挥不灵、员工间相互抱怨、“扯皮”不断、忙的人忙得要死闲的人闲得要死、员工难留流失大,留下的又多数是养老心态等等现象是常态。
       2、缺少新战略、缺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产品交期经常延迟、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加、顾客意见增多、市场份额难提升等等问题经常开会讨论。
      3、无论发生的是质量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很难找到直接责任人,往往是关联者都有份各打五十大板结案了之。
      ……
       企业发生的上述现象,无一例外都和企业组织结构出了问题有关:要么组织结构设计一开始就不科学、不合理;要么是组织结构长时间未做调整,已经不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现状;要么是组织结构调整太频繁(当然,如果您的公司已经有很完善的经营体系和职能体系,或者企业文化已被员工高度认同,频繁调整组织结构也不是说不行。组织结构以“变就是不变”为核心指导思想的典型代表如美的公司)。
       作为企业组织,到底如何将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与经营目标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如何避免陷入组织结构设计陷井?我想任何组织的高阶管理者都务必要理清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正如本文开篇所讲,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企业战略。任何企业,无论大小、无论行业、无论企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客观上都存在战略,区别在于不同时期战略的侧重点不同。
       战略是一种方向,它告诉我们,企业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战略要指导管理决策,鼓励员工的投入与承诺,为公司准备未来;战略要让组织全体成员达成共识,凝聚全体成员坚定而自信地朝着共同目标前进,最终实现企业战略。
       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所确立的一个能使全体员工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分工与协作的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经营系统,也包括职能系统。而经营系统和职能系统如何有机结合,高效运作,将直接决定组织结构设计的有效性。
      建立企业的职能体系,通常是这样一个核心流程:通过PEST、SWOT工具进行分析→制定出企业战略(中长期规划)→短期经营规划(当年度经营目标)→设计组织结构(中长期)→设计短期组织结构(当年度;坚持任务与目标原则、确   保稳定性和适应性原则)→确定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即定编。把握好管理层级与幅度问题、处理好集权与分权问题)→编制部门职责(将公司所有业务进行归属划分,原则上相同相近相似性质的业务归入同一部门)→岗位分析与设计(即定岗。体现分工与协作功能)→产生岗位工作说明书(原则上相同相近相似性质的工作内容归入同一岗位,这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人事文件之一;此文件规定了这个岗位的工作要多少人干<即定员>、干多少工作量<即定额>;同时此文件也是员工招聘任职资格条件的依据、绩效考核的依据、薪酬支付多少的依据、接受哪些技能培训的依据、更是员工升迁降职解聘的依据……)。
       从上述简洁流程可以清晰看出,组织结构处于职能体系最核心的位置,对上承接公司战略和经营目标,对下指导和协调所有业务工作。试想,如果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不规范、不科学,混乱无序,职、责、权、利不清,企业何谈高效?竞争力从何而来?哪来持续经营的动力?
       企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先解决企业中人的问题,企业要解决人的问题就必须先解决每位员工在企业的职、责、权、利问题,企业要解决职、责、权、利问题就必须先解决组织结构设计问题。所以,我们企业的管理者或者高阶层决策者可以遵循上述思路,反省和检讨企业自身存在的现象,通过现象看本质,标本兼治,最终使企业步入良性的健康的发展轨道。